娃哈哈:投诉、维权现象是改革优化阵痛 专家称要考虑改革的适度性

2025-05-16 IDOPRESS

文|李振兴

5月16日,娃哈哈针对近期媒体关注的工厂停工和员工投诉维权等事件发布情况说明称,目前,娃哈哈产能会随着新产线的投产稳定供应,完全实现自主生产。员工劳动合同转签、投诉、维权等一系列现象,是娃哈哈向内合规化改革和管理优化所带来的短期阵痛。

娃哈哈方面的情况说明称,2024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娃哈哈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产能紧张,娃哈哈迅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为增强终端市场的响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娃哈哈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

据了解,2024年5月,娃哈哈与今麦郎开展代工合作,委托方为宗馥莉旗下的宏胜集团全资持股杭州宏诚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代工方为6家今麦郎旗下饮品公司。

目前,娃哈哈已完成18条高速产线的布局,并新建落成多个现代化工厂,现阶段公司产能会随着新产线的投产稳定供应,完全实现自主生产。

针对出现的员工劳动合同转签、投诉、维权等一系列现象,娃哈哈方面称,是公司向内合规化改革和管理优化所带来的短期阵痛。对于这些员工的安置工作均合法合规。这些变革是为了让企业在行业里更好地深耕,发挥行业的引领作用,建立更加高效、合规的现代化企业。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对中华网财经表示,转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征得劳动者同意,否则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除了内部调整外,娃哈哈在宗馥莉的带领下或再推新品牌。

此前,娃哈哈称,娃哈哈集团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娃哈哈食品,娃哈哈食品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的所有权,但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2月,娃哈哈方面称,为提升娃哈哈集团合规化经营,娃哈哈集团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不过,在情况说明中,娃哈哈方面称,因前期娃哈哈商标的转让目前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为此娃哈哈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娃哈哈公众号“娃哈哈家园”,出现了一款名为“娃小宗”的无糖茶饮料。“娃小宗”商标申请人为宏胜集团。

此前,宏胜集团就曾推出过自有品牌。包括KellyOne品牌,主打高端果汁,后来衍生出“一茶”品牌,专注高端茶饮。

对于这一些列的调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华网财经表示,宗馥莉是想把宗庆后原有的企业文化颠覆掉。宗庆后对下属的宽容度非常高。宗馥莉想用制度管理去替代那种人情化、人性化的管理。所以娃哈哈内部人一时很难接受,所以宗馥莉的强硬手段的改革有点“悬”。

娃哈哈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华网财经曾报道,在有些县级市,娃哈哈的经销商就有三个,三个经销商为了争取终端客户,竞相压价。

“其他的大牌企业很多是自有的终端人员负责终端市场的跟进,但娃哈哈的终端只靠经销商管理,很多经销商不只代理娃哈哈的产品,所以就很难顾及全面。娃哈哈在终端市场的呈现就比较乱,甚至还出现过经销商把一箱24瓶的产品,拆成16瓶来销售。”有终端人士对中华网财经表示。

并且,娃哈哈的授权体系也存在问题。有经销商就因为被娃哈哈授权的小蓝罐气泡水损失惨重。

问题出现在终端,根子在内部。所以宗馥莉的改革如此激烈。

营销专家路胜贞对中华网财经称,宗馥莉能够迈过娃哈哈动荡这个坎的。只是娃哈哈品牌,产品信誉会受巨大下行压力。尤其在宗馥莉缺失妥协改革背景下,娃哈哈面临的各种看不到的阻碍会非常多。如果能够保持娃哈哈的健康成长,宗馥莉需要认真思考改革方向过程的必要性和适度性,掌握改革各个环节的轻重缓急,激进或不可调和的企业经营调整都会遇到巨大阻力,甚至抵消掉企业变革的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zx028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
©版权 2009-2024 TVB娱乐快讯      联系我们   SiteMap